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旗公社

李锐,究竟是怎样一个“毛泽东秘书”?

时间:2019-02-19 20:54:51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清哲木

   李锐离世的消息由他在美国旧金山的女儿李南央发出,她在《父亲李锐走了》的讣告中透露,李锐于去年3月30日住进北京医院,能够坐着时起,仍坚持练习写字,重复书写恩格斯对人性的体悟。

 

timg (80).jpeg

  公开资料显示:李锐,男,1917年4月生,湖南平江人。原名李厚生,曾用名李候森。毛泽东研究专家,作家。1936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 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至1949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高岗政治秘书、陈云同志政治秘书。1958年1月后任毛泽东同志兼职秘书。

  关于李锐的争议很多,李锐的介绍中说他“曾参加一二·九运动” 。其实,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北平学生的爱国示威游行,李锐是在武汉上学的,怎么可能去参加千里之外的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还有,李锐的简历中介绍他是“1936年春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时他还根本没有和共产党接触,哪能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可见,所谓李锐“参加一二·九运动”依然具有很大争议

  最突出的一点是,李锐总是自称毛主席的什么“私人秘书”,其实根据相关资料介绍,李锐根本不是毛主席的什么“私人秘书”,只是毛主席临时指定的“通讯秘书”。何谓“通讯秘书”?就是通过写信等方式向毛主席反映情况的人,又叫“通讯员”。即毛主席说的:“我要找几位通讯员,叫做秘书,三部二委,然后再找几个部,你们可以找通讯员,为什么我不可以找一点通讯员?”当时为了解基层情况,毛主席找了多名“通讯员”,中央其他领导人也都各自指定了多名“通讯员”。但是“通讯秘书”名声虽好听,其实只是“编外”人员,随时都可打发掉的,也根本不能经常见到中央领导人。

  拿李锐本人来说,在给毛主席当“通讯员”的一年多时间里,仅仅给毛主席写过三封信汇报工作而已。因此,其他的多名“通讯员”没有一个把这个“通讯秘书”当回事,更没有人四处宣传“我是某位中央领导人的秘书”。只有李锐,不仅把这个“通讯秘书”很当回事,还把“通讯秘书”篡改为“私人秘书”,一方面借助毛主席抬高自己的身价,另一方面让读者误认为他是毛主席身边的人,这也就是后来李锐靠写毛泽东诸多书籍的原因,其中有妖魔化毛主席的谣言。

  李锐先生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离去,这位百岁老人,用自己的眼睛,身体,亲自见证了百年来,中国所有的沧桑磨难和欢乐,见证了辛亥革命的激烈,对国家的影响,见证了国家两大阵营的征伐的心痛,见证了敌人侵入国家的痛心疾首,经历了分外抗敌的英勇无畏,见证了长征路上的辛酸与希望,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的欢呼,见证了新中国一步一步地发展。

  历史是有是非曲直的,也自有人评说,李锐的一生,是一本“活的历史书”就这样永远埋藏在了地下。没错,这位老人就是一本书,一本说都说不尽的书,一本探不到底的书。

  鉴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系全局的原则问题;李锐对毛泽东批判、诋毁影响较大;迄今以来,未见系统的批驳,李锐走了,但历史还在。毛泽东的公道需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特别是李锐在晚年著作《毛泽东晚年悲剧毛泽东秘书手记》,历史学家有必要搞清楚李锐究竟是怎样一个“毛泽东秘书”?

  令人困惑不解的是:李锐既自诩是“毛泽东秘书”,为什么几十的来,中央公开的正式文件中,李锐作过毛泽东秘书,竟然查无实据?为什么这些年来,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写了那么多回忆文章,却无人提及?又为什么《毛泽东传》(1949一1966),上下两大卷,洋洋130万字,竟无一处提及毛泽东的这个秘书李锐?

  历史需要真实,特别是涉及到写像毛泽东这样在党的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的作品,对史实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不要被功利主义所虚化。因为历史的阐释、记忆写作再凸显出人们对现实处境的认知、立场、情感倾向和价值判断。不论李锐创作的“回忆录”是文学艺术还是纪实,都应与历史共振。历史的进程固然有着回流与曲折,也存在着各种话语的竞争,无论是历史主义还是功利主义,创造出带有历史责任、社会担当、道德关怀、理想诉求的历史书写,哲木觉得这应是老一辈革命家应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文|清哲木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