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青会 > 红色青年

尊师当学毛主席,伟人尊师重教天地动容

时间:2018-09-10 13:29:54  来源:90后小花儿  作者:90后小花儿

 

老师一直是一个神圣的岗位,

我们每个人提到教师这个词,

都不禁在心中浮现,

曾经教诲过我们的老师的身影.....

他们倾洒甘霖,沃润群芳!

他们传道,授业,解惑,

在我们人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毛主席的一生中的无数个老师中,

他最佩服的老师有三个,

一位是启蒙老师毛宇居,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特立先生。

他与他们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请听我一一道来。

毛主席与恩师毛宇居

毛宇居先生是毛主席在年少时期的启蒙老师。

针对毛泽东基础好,领悟力高,从而因材施教,布置高深的教材让他学,还把自己的一些藏书给他看,扩大他的视野。这对年少的毛泽东来说,无异于打开了一扇天窗。

后来成为领袖的毛主席对这位启蒙老师的恩情念念不忘。

1950年5月,毛泽东叮嘱回湖南办事的长子毛岸英,特地带上慰问品去看望毛宇居先生。

1950年9月,毛泽东邀请恩师毛宇居先生到京叙旧。不仅设家宴为毛宇居先生接风洗尘,热情招待,还安排毛宇居先生参加了国庆一周年的观礼和宴会。百忙之中,陪先生参观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又派员陪同先生乘飞机鸟瞰了古长城。毛泽东担心老师不适应北京的气候,特地为他买了皮大衣、皮鞋等。看老师牙齿不好,又为他联系医生换了假牙。

毛泽东对恩师的一片感激,全部体现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

毛主席于韶山看望毛宇居

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地邀请毛宇居先生一起用饭。席间,作为一国领袖,毛主席热忱为老师敬酒

毛宇居先生感到无比荣幸,感叹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青年时期,毛主席前往长沙求学,遇到了他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老师。

 

杨昌济照片


杨怀中先生就是杨昌济,他的女儿就是杨开慧,后来与毛泽东结为夫妻的爱情故事就是后话了!

杨昌济出生于书香门第,年少留过洋,辗转各地求学,吸收了西方先进思想。

回国后,支持新文化运动,宣传新思想,在湖南省立高等师范学院,第一师范,第四师范等学校都有任教,培育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优秀青年。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年少时在第一师范求学的经历,

就奠定了他的思想基础。

他在这期间的思想,

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

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

这与杨昌济老师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在求学时期,他最喜欢上杨昌济先生的课。杨昌济先生教书思想先进,中西结合。他常常教学生“高尚其理想”(树立一个理想,一言一行合乎理想),做学问要“贯通古今,融合中西”。

毛泽东青年时深受他思想的影响。为了与老师更多思想的交流,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假期里有时也放弃回家的机会,到杨宅请教。

杨昌济先生为有这样一位敏而好学的学生感到骄傲。

他在日记中夸赞毛泽东,

说毛泽东虽然出生农村,父母亲戚均务农,而天分资质却优于常人许多。

称其“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异材!

这段出自他日记中的一段话,对毛泽东的才识的赞叹与看重可见一斑啊

杨老后来在上北大任教,还特地推荐毛泽东去北大担任读书管理员,解决其生活与学习的问题。

毛泽东在京第一个寓所


经他介绍,毛泽东在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手下工作半年,求知若渴的毛在这里如鱼得水,在这里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对于青年时的毛泽东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无奈,恩师杨昌济与毛泽东的师生情缘没有持续太长!

1920年,时年50岁的杨昌济先生因病与世长辞,

毛主席异常悲痛,写下挽联:

忆夫子易帻三呼,努力努力在努力;

恨昊天不遗一老,无情无情太无情!

上联回顾了杨昌济一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总是教导学生为志向而努力努力再努力。

下联则感叹像老师这样的好人不应该过世这样早,恨苍天无情!爱戴与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而毛主席与另一位恩师徐特立的关系,

不仅仅是师生情了,

还有后来共奋斗的同志情、战友情,

绵延半个多世纪,长期传为佳话。

毛泽东与徐特立合影


徐特立先生出生贫苦家庭,却机智过人,只上过六年半学,却靠自学而精通古文、历史、地理、数学等知识!

一生经历丰富,年轻时兴办私学,在第一师范任过教,做过长沙师范的校长,

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红军,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创办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并任院长.....

徐先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激情跟着毛主席的步伐走,为中国事业奋斗终身!

徐特立在延安时期


他与毛泽东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在第一师范大学。

徐老教学上学识渊博,思维活跃,富有激情,

这些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徐老在言行上敢于破旧立新,为人血性激进。

与毛泽东一拍即合,惺惺相惜。

后来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徐老加入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事业。

始终与毛主席互相扶持,共同进退!

在中央苏区时,在毛泽东遭受排挤,反“围剿”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徐特立心急如焚;当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时,徐特立禁不住欢呼起来。这些,都体现了徐老对学生毛泽东的关心与支持。

而作为学生的毛主席,

在对待恩师所表现的关心和爱戴,

是流淌在他的血液里,延续他一生的!

右下右数第一个为毛泽东,第二个为徐特立,注意他们当时坐的位置。

 

1937年2月1日,徐特立60岁生日这一天,毛主席正忙于制定救国方案,

同时百忙之中不忘给恩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祝贺信。

信中说:

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

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毛主席写给老师徐特立的信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春,中共中央在香山召开中央供给部干部会议,

毛泽东小心地搀扶着徐特立上主席台,并亲自为他泡茶、倒水。

当徐老作完报告、全体人员起立退场时,他又端起徐老的杯子,将剩下的茶水一饮而尽。

这些细节,把两人亲密无间的师生情谊,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晚年徐特立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虽然成了开国领袖,却一如既往地热爱和关心自己的先生。

有一次,毛主席邀请徐特立到中南海家中吃饭。上桌前,徐特立谦和地对毛主席说:

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座。

毛主席却回答说:

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更应该坐上座。

晚年徐特立


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逝世后,

毛主席的悼词上评价他:

光荣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个尊师爱民的人,

即使在当上了国家最高领导人,

仍不忘老师恩情,

且对曾经教导过他的老师敬爱有加,

毛主席当之无愧是我们尊师的典范和楷模

愿我们所有人

都能够像毛主席一样尊师重教

有生之年,报答师恩!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