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青会 > 红色青年

高继平:永远的怀念 ——10年知青生涯

时间:2021-09-27 20:52:22  来源:昆仑策网  作者:高继平

 1.webp.jpg

 
我生于1951年5月,9岁时母亲病故,父亲由于特殊原因离家,我实际上成为一个无人管的孤儿,只能分别在舅舅和姨姨家轮流寄宿。虽然舅舅姨姨家人对我不薄,但总感觉到毕竟不是自己的家。1964年,上级号召城市青年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我已经小学毕业,虽然只有12岁,但也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感到就这样下去,倒不如去农村插队,还能自食其力。因此,就在当时的离石县柳林镇委会报了名。那时,也没有什么劳动法规定,领导考虑到我在家没人照顾,到农村参加集体插队,还有许多大哥大姐们照应,就批准了我的申请。

1.webp (1).jpg

【下乡插队前的作者高继平】

我们插队走的时候是大冬天。插队临走那天,我和柳林镇的其他21名大哥大姐一样,戴着大红花,在镇领导和居民的欢送下,共同乘坐汽车,唱着红歌,来到了当时也属于离石县的峪口公社圪针湾生产大队。到点后我才逐步知道,我们一同下乡的共有22人,大多数比我大5至8岁,我是最小的一个;另外还有一个叫赵宽恩的,也只有14岁。

到村里后,村里决定让我们集体生活,分队劳动。我们22名知青被分配在五个生产小队参加劳动。村里的干部和社员对我们都挺好,但村里当时确实太困难,提前也没准备。我们刚下乡时,有的住在大队部,有的住在单身老人的家里,有的住在放棺材的空窑洞里。那个地方,即使在冬天也是用柴取暖做饭,因为我们刚去,没有预备的过冬柴火,村干部就派村民给我们砍柴,解决了我们的取暖和做饭问题。第二年,大队给我们新建了两孔窑洞,我们就搬进了新的窑洞里过开了集体生活。

1.webp (2).jpg

【作者当年插队时用的脸盆和水壶】

第二年春天,春耕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分队跟着村里的社员劳动。那个年代,公社好比红太阳,社员都是向阳花,村里的干部和社员都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我们白天劳动,听老农教我们咋样种地,晚上有时是听老农们讲什么时候种谷子,什么时候种玉米;有时是晚上学习毛主席著作。人心换人心,干部社员们和我们好,我们也要回报这份情义,因此,有时晚上就给村民挑水,帮助没有劳力的家庭磨面、碾谷子等。

1.webp (3).jpg

【作者下乡时读的毛主席著作】

圪针湾地处大山边缘,人少地多,六七十年代那里的狼还很多。在1966年的冬天,知青们正在睡觉,突然听到野狼的叫声。那时候没有电灯,只有煤油灯,大家爬上房顶一看,三只野狼正在玩耍,吓得谁也不敢吱声,回到家里坐到天亮。有几个胆小的,当天回老家去了。

到第二年以后,知青们就陆续走开了,有的当了兵,有的安排了工作,有的回了家。后来,就剩下我一个人。那年我已经15岁了,过春节就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窑洞里,只能对天长叹。过年后,横泉水库开始招民工,因为那里很危险,又得离家,村里没有人去,我就报名去。水库干活的人很多,有干石活的,有干土活的,我在水库上干活时,亲眼看见大石头活活把人压死在工地上。还有一次土方塌下来,压住三个人,那时候只有人工救援,没有机械,最后两个遇难、一个活了下来。我在横泉水库当民工时,每天只挣三分工,大人每天一个工分(最高十分),大人吃一个窝窝头、一碗汤面,我吃半个窝窝头、半碗汤面。那个年代没有衣服穿,冬天天气很冷,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实在难熬,我就把草袋子穿在身上。就这样,我坚持在横泉水库干了两年。

两年后,我又回到了圪针湾知青点,继续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村干部看到我一个人生活,做饭困难,就让我住在养牛场,由一位姓侯的叔叔给我做饭。村里有位赵老师,每天晚上叫我读书、写字。此时,我已经超过15岁,按照村里的记工办法,由过去每天三分工改为七分工。在农村,我学会了种地、种蔬菜,我种过玉米,种过谷子,春种秋收样样农活都干过,都会干。当时大队还给我分了几分自留地,我在自留地里种玉米,种谷子。由于工分多了,又有自留地的收成,我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在我插队期间,离石县负责知青安置工作的张秋玲、吴紫云两位领导,常来知青点看我,还给我带来钱、粮票和穿的衣服。到1968年10月,又调我回到县知青安置办公室,当了临时通讯员。直至1969年8月,在原离石县知青办领导的安排下,我转到柳林贺昌大队插队落户。

转插到贺昌大队后,我在大队煤矿下井,一干就是五年,每天给一个二分工,直到1974年12月,我插队已满10年。当时,柳林县也成立了知青办,县知青办的李光普、张廷爱,给我发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光荣证”以及一个脸盆,一个水壶,还有30元人民币。

1975年1月,给我分配工作时,我已经娶了个农村媳妇,并生下两个娃娃,已经是四口人了。就这样,我就被安排在交口县硫磺矿工作。1980年,调回柳林县建筑公司。2008年退休。

1.webp (4).jpg

【退休后的作者高继平】

1989年,我故地重游,回到了我的第二故乡方山县峪口镇圪针湾村。当时村里正修建学校 ,我虽然收入不高,家中养活着4口人,但为了感激圪针湾村老百姓对我少年时的关爱,我还是给学校捐了300元款,并赠送了一面锦旗,内容是“非常感谢老一辈领导和村民对我少年插队时的关心和爱护”。2013年,我又回圪针湾村,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带去50多份柳林的土特产,以表示我对老人们当年对我关照的谢意。

1.webp (5).jpg

【作者当年的知识青年证】

从开始当知青至今,虽然已经过去将近60年了,我也已经年逾古稀,但现在回想起来,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有一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这一辈,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确实是这样,知青生涯,我们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特别是像我这样的特殊情况,才12岁就远离家乡,去了百里之外人烟稀少的农村,每天顶着太阳、披着月亮,和大人一起干活,说不苦不累是假的。但客观地分析,当时我们的国家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就像一个家庭一样,要发展起来,没有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是不可能的。当时不仅是我们苦和累,全国人民都和我们一样,在出大力、流大汗,饿着肚子加班干,即使我们不插队,在任何岗位上也一样得大干。如果没有我们这一代人当年的付出,就绝对没有子孙后代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因此,想想今天的日子,想想当年老百姓对自己那种淳朴的感情和热情的照顾,想想我们这代人没有像上一辈人那样遇到过兵荒马乱,遭受过流离失所,想想我们今天赶上这样的好时光,我就感到很知足。

广阔天地万朵花,金花银花苦菜花,走到天涯和海角,中国知青是一家。没有历经苦难,就不知道甘甜的可贵;没有波澜壮阔,人生就会无味。10年的知青生涯,令我永生难忘;10年的知青生涯,我也绝不后悔!
 
(作者系圪针湾和贺昌老知青;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