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毛泽东学院

揭秘:24岁毛泽东的人生第一战

时间:2018-10-12 20:04:16  来源:红友俱乐部  作者: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xnIqjwMgGrvBfmi4eEscw

 

 导语:1917年的深秋,长沙城发生了一件震惊湖南的大事,湖南第一师范的毛泽东同学率领200学生军智降3000北洋军,这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可与四渡赤水相媲美的得意之作,这一战后,毛泽东被全校师生冠以普鲁士近代军事家“毛奇”之美誉。

护法时,军阀间的那些事

 

讲这个故事之前,要先讲讲军阀混战、派系林立的民国派系,就象你看武侠小说,如果弄不清谁是峨嵋派、少林派、武当派、全真派、崆峒派,人物一出场就会乱得一塌糊涂。

 

当时,中国的军阀主要分为南北两大派。北方,北洋的老大是袁世凯(因为袁世凯曾任清政府北洋大臣,后又组织北洋政府,他的部队亦称北洋部队),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一分为直、奉、皖三系,冯国璋部队叫直系,因为他是直隶河间人,段祺瑞的部队叫皖系,顾名思义他是安徽人,张作霖的部队叫奉系,奉是奉天,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除了这三大系,还有势力强大的阎锡山晋系。

 

南方的派系,主要集中在两广、云南、湖南的割据势力,有控制两广的陆荣廷,云南的唐继尧,湖南的谭延闿。相对于北方军阀浓厚的混战色彩,南方军阀的革命色彩要浓厚一些,一个深层原因,那就是北方各大派系势力较南方雄厚,个个财大气粗,兵强马壮,大老板做起生意来,自然格外霸气,这一桩桩生意,就是用士兵的血肉去争换北京城里那个印把子。

 

南方的派系相对来说势力较弱,大都在勉力支撑自己的一方地盘,偶尔觊觎隔壁邻居餐桌上那盘肥肉,他们象小老板那样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要达到发展壮大的目的,就必须采取一些策略,那就是举起革命的旗帜。

 

1917年8月,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立即联合南方军阀,揭起“护法”大旗,在广州成立军政府。这时中国就出现一南一北两个政府,北京政府自认正宗,而广州政府自视合法,反正就是大家对着干呗!

 

举旗的机会一到,南方军阀纷纷响应孙中山讨伐北方叛逆,开战地点——湖南。湖南真的好命苦,从20世纪初以来成了南北各派军阀混战之地,因为湖南背靠湖北,坐拥湖北便占有长江,直通全国。


孙中山也是未雨绸缪,在“护法运动”正式拉开帷幕前,他便密派程潜(程潜1913年底因反袁失败被迫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在湘南边境有一定的势力)到湖南边境运动护法,做过湖南军界老大的程潜很快收就有了收获,9月18日衡宝、零陵两镇守使林修梅、刘建藩投向程潜,宣布独立,并推选程潜为湖南护法军总司令。

 

当时湖南的督军是谭延闿,他支持孙中山,又怕段祺瑞,在南北对峙即将开战之时,生性胆小的他竟然辞职走人了。谭延闿一走,段祺瑞就派出了北京政府的陆军次长傅良佐接替湖南督军之职,傅良佐因为北洋军阀内部的倾轧,拖了两个月才到长沙上任。

 

1917年10月3日,护法之战正式打响,湘省护法军组成以程潜为首的湘南总司令部,粤、桂、湘三省护法军的总目标是会攻长沙。

 

俗话说“炮声一响黄金万两”,可傅良佐一想到要打仗就头疼,当时的军阀都很喜欢打仗的,不仅可以抢占地盘,还能大把捞钱。当时打了败仗只要你一纸通电下野令,便可平安无事,从不赶尽杀绝,那算是乱世中一个独特的文明。

 

这等好事他怎么就没有兴趣呢?原来,他手下的两个师长王汝贤与范国璋,都是直系冯国璋的人,而自己是皖系段祺瑞的亲信,因为分属不同的派系,他们三个大长官之间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却背地里摩擦拆台,傅良佐的命令常不出督军府。

 

此时,南军(广州护法军政府的湘、桂、粤联军)正兵分三路由衡阳向长沙推进,桂军将领谭浩明(陆荣廷的妻舅)已率部直逼株州、湘潭;湘军的程潜部队也直指宁乡道林;粤军将领马济率部从茶陵、攸县北上,长沙正面临三面被围之势。傅良佐眼看指挥不动王汝贤与范国璋,长沙很快不保,三十六计走为上,收拾好家中细软和值钱的东西,带着老婆孩子跑路了。

★毛泽东在长沙


在一师,他是天才政治家

 

得知顶头上司傅良佐跑路,面对来势凶猛的南军,王汝贤、冯国璋也不再拼命,撤。因为,有枪有人马就是老大,实力才是王道。               

 

湖南一师位于长沙南郊,正是溃军北撤的必经之路,那里有大量的宿舍楼,又靠近铁路,自然成为军队最适合驻扎的地方。毛泽东在一师读书5年,学校就被占过3次。正因如此,一师从1916年秋季开始,就奉行“军国民教育”,学校组成自愿军,并编成一个营,经常开展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毛泽东因为在辛亥革命后有过半年的正规军经历,被委任为连长,经常带领大家开展军事训练。

 

在王汝贤的部队逼近长沙城时,学校曾要求全体师生准备撤离至城东五里的阿弥岭暂避,做好了南北军对战长沙城的准备。

 

毛泽东却提出了“离校不如护校”,只有利用学校墙高宅深的优势,加上学生护卫,“方可保自身和学校无虞”。

 

他分析,首先,王汝贤与范国璋吃了败仗,死的死,逃的逃,一般情况下绝不会选择与南军拼命。

 

其次,溃军并没在长沙城修工事、挖战壕,还纵容士兵们烧杀掠抢,这是最后的疯狂,应该很快全军撤退。

 

第三,段祺瑞虽不舍放弃湖南,很有可能会派出湖北督军吴光新来援,可是吴光新为自保,一则不会来这么快,二则来了也只会做做样子,不会动真格的。

 

第四,如果学校空虚了,败兵就会进来抢劫,有可能会烧毁图书馆的图书和价值不菲的物理化学实验设备。

 

校方权衡再三,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一是觉得毛泽东说的很在理。二是因为毛泽东在一师是个很有威望的风云人物。

 

1917年6月,他参加全校“人物互选”,得票为全校之冠;1917年秋天,毛泽东被推选为学友会的总务(会长由校长担任,总务相等于学生会主席)、教育研究部部长;他还主办了一师工人夜校兼任教员。让校长接受一个学生提议,这足以说明毛泽东的水平真不是盖的,就很有两把刷子。

 

很快,王汝贤和冯国璋的大部队溃败至长沙城,奸淫抢掠一番,把长沙城弄得鸡犬不宁。当溃军踯躅于长沙街头,经过一师门前时,见大门紧闭,并有威严的“学生军”放哨巡逻,便不敢擅入骚扰。当时学生手中的武器,不过是些普通农具和上操用的木枪、棍棒而已,却足以震摄那些只想逃命和捞钱的溃军。

 

夜里,伴随着几声零碎的枪声,驻扎在一师附近北洋军突然开走了。

 

第二天一早,整个长沙城空荡荡的,连个兵影也寻不着了。街上冷冷清清的,很多店铺的门板和玻璃窗被打得稀巴烂,地上都是碎片与烂瓦,很多房屋被烧毁了,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一片烟熏火烧的痕迹,长沙城里一片凄惨与破败。

★老照片长沙


毛泽东通身是胆,智降三千溃军

 

北军已撤走,一师范的同学们都忙着收拾打扫,准备第二天复课。学校里才清静不到半天时间,午后又传“北兵又来了,就在离一师三、四里地的猴子石,还在农家抢饭吃!”。

 

毛泽东一番打听后,弄清这支北军是从南面开过来的,与夜里从城里往北撤的部队不是一拨人,想着才恢复宁静的长沙城又将重新陷入一轮人间的地狱?他由衷感叹:“兵荒马乱,何时才是头啊!”

 

在师生们都围着议论时,毛泽东却独自离开了。一个时晨后,同学们正准备把图书与实验设备藏起来时,他风尘仆仆地赶来,告诉大家:“你们不用藏这些东西了,我有办法,叫北洋军不进长沙城。”

 

离开学校后,毛泽东从天心阁出城、到黄土岭打探消息,又到了猴子石对面的金盆岭观察,他还从一个逃兵那里打探到,在猴子石的部队是王汝贤的后卫部队,前天被南军从株洲城里赶出来,原想着和师部会合,走了一天一夜到达长沙城外时,得知师部逃跑了,却不知道南军没进长沙城,便停了下来,不敢冒然进城。望着这是支既惊且慌,又饿又累的部队,毛泽东心生一计。

 

毛泽东想,必须趁溃兵惊魂未定,设法赶走,否则他们将再进长沙城烧杀淫掠一番。他向校方提出紧急建议:“主动出击,组织学生志愿军赶走溃军,确保长沙城和学校的绝对安全。”随后,他还全盘道出了智降北军的具体作战方案和步骤。

 

听完这个计划,老师和同学们都惊呆了,当时就有人责问:“万一败军开枪还击,岂不完蛋?”

 

毛泽东淡定回答:“败军若有意劫城,当晚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归,只得闲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又有人提出疑问:“我们真要用木枪缴他们的真枪?”

 

毛泽东接着说:“这些北洋士兵,和我们一样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不会为长官真心卖命的,他们正既饥饿又惊慌,更怕后面南军的追赶,更何况他们早就没有胆了。”大家望着毛泽东亮堂的双眼和坚定的神情,疑虑全散,信心顿生。

 

有时就这么神奇,就一个眼神,一个挥动的手臂,一句的话,便说服身边的人,让他们跟你走,这就是一个天才政治家的资本!

 

校长孔昭绶、学监方维夏与学校老师紧急磋商后,竟然同意了毛泽东这是个既大胆又冒险的计划。换到现在,有哪个学校敢让学生以身犯险啊,这是理念之变,还是时代之变呢?!

 

又一番周密筹划,计划很快开始实施,毛泽东正紧张地排兵部阵、调兵遣将……第一步已成功,下一步是取得城南警察所的支持。

成就大事,讲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这回,上天也来帮忙了。在毛泽东、方维夏、罗学瓒到城南警察所的路上,遇到了长沙商会会长也到警察所要求派出警力保护商户,他们一拍即合。有了商会会长的鼎力支持,警察所哪有搞不定之理。

 

十一月的天黑得很早,才傍晚六点多钟,天色已全暗了下来,远处的岳麓山、近处的湘江水,天上的半月,还有那山上吹来的凉风,让猴子石的四周更加宁静起来。

 

胆小的同学和教职员都伏在后面寝室的地板上,一动不敢动。学校里的办事人员这时都听从“学友会”总务毛泽东的指挥。待王汝贤的溃军在暮色中慢慢蠕动,距离伏地不远时,他就命令警察在山头鸣枪,其余持木枪的同学,便大放爆竹,齐声喊:“傅良佐逃走了,桂军已经进城,缴枪没有事!”

 

乘着月色,毛泽东亲自带领一支南路军,由妙高峰下去,穿过铁路,迂回到北洋军的正面,准备阻挡北洋军的去路。另一支队伍也飞快地奔向前线,沿途,被学生们发动起来的农民和工人夜校的学员们,也纷纷拿起了武器加入了队伍,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长。他们兵分两路,包抄了敌人的后路和东路,很快形成了对北洋军的包围圈。

 

山头上的三响枪声,划破了夜的宁静,写着“桂”字、“湘”字、“粤”字的灯笼一同点燃,瞬间漫山遍野,一片灯火,紧接着又是一阵排枪,山里还吹响了进军的号角,随后,是一路路的学生、夜校的工人和附近的农民们一同把鞭炮放在洋油桶里点燃,就象无数架机关枪打响一样,大爆竹在桶里点燃,就象手榴弹爆炸的声音,到处枪林雨弹,炮声连天,就象一场真正的激战。

 

听到这彻天的枪炮声,看到这严峻的阵势,溃败的北洋军,个个吓得两腿哆嗦,只顾拼命逃窜,竟没有一个人开枪还击。因为饥寒交迫,没跑几下,他们很多都软绵绵、轻飘飘地瘫下了。

 

一阵枪炮声过后,毛泽东派出两个同学,装扮成桂军的口气,用桂林话喊话。后来双方都派人进行了交涉,最后这支溃败的北军不明就里,统统都缴了械,当晚,溃军就露宿在第一师范的前坪,第二天由商会派发了路费,遣散回了北方。


24岁的毛泽东通身是胆,没有一支枪,不死伤一个人,就逼降了一支3000人的部队,3000这个数字的真实性有多大,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在湖南一师的校志里记载过此事。这一战,堪称他军事生涯的得意之作,可在后来,他老人家在闲谈中提到这事,只是轻描淡写说:“搞军事,那才是第一次呢!”

 

后来,援湘护法军进抵长沙陆荣廷的妻舅谭浩明不顾护法初衷,以湘粤桂联军总司令兼领湖南军民两政。西南与两广的军阀们护法的目的也是保护自己,进而获取更多的地盘,致使护法成了联冯倒段的政治投机,最后更演化为联直反孙的伎俩,这样混乱的目标,导致护法运动的失败。这是后话!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