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农会 > 红色劳模

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实践者吴仁宝

时间:2012-03-10 23:37:47  来源:新华网  作者:

新华网南京12月25日电(记者 孙彬 刘巍巍)“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华西人民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实践检验华西……”

       每当这首熟悉的《华西村歌》响起,84岁的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总会不经意间,用手指轻轻敲打着节拍。1989年,他创作了这首全村人人会唱的歌曲。

       1961年10月,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成立,33岁的吴仁宝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近半个世纪以来,他用一个中国农民近乎偏执的坚守,实践着共产主义共同富裕的梦想,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被人们誉为“农民思想家”。

      “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我是信仰共产党的,无论任何时候,我都坚信一点,共产党是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吴仁宝说:“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正是凭着这个信念,华西村才成了今天的“天下第一村”。

        像大多数中国村庄一样,改革开放以前的华西村经历过贫穷凋敝的落魄岁月。上世纪60年代,这里人穷村破。一人一天只有半斤口粮,集体负债1.5万元,困难重重,麻烦不断。

       面对这片祖辈留下的贫瘠土地,吴仁宝百感交集。“穷够了”这三个字,足以浓缩华西的全部历史。从那时起,一张改变华西面貌的蓝图,在他心底悄然酝酿。

       吴仁宝带领华西村民制定出“十五年规划”,只用了7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到1969年,华西的面貌大变,粮食亩产达1423斤,人均分配口粮590斤,走在中国农村的前列。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吴仁宝知道,仅靠种田不能彻底脱贫致富,必须发展工业。1969年,一个小五金厂在这里诞生了。在当时的特殊岁月里,这个“隐蔽工厂”用9年时间让华西的人均收入从130元上升到2200元,盖起了江阴市第一座5层高的教育大楼,也寄托了只上过三年私塾的吴仁宝对教育的梦想。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始经历一场新的重大变革,“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各地推开。吴仁宝认为,“华西村当时的头等任务是要更大力度地发展集体经济,让大伙儿的生活更加富裕、共同富裕!”华西村没有分耕地,它实事求是地坚持自己的路子。20年之后,它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后盾,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个“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如今,华西村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农民。美国一个访华团参观华西时表示,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一家富不算富,要一村富才算富;一村富也不算富,要全国富才算富。”吴仁宝说。从2001年开始,在吴仁宝的倡议推动下,华西村陆续与周边相对落后的村联合起来,组建新的“大华西”,帮助他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随后,原来只有0.96平方公里千余人的华西村与周边20多个村庄组成了一个占地30平方公里,人口3.5万的“大华西”。走进大华西,人们看到的是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观景象:山北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粮仓”,山南鳞次栉比的工厂是“钱庄”,中间鸟语花香的别墅是“天堂”。

        吴仁宝就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播种机,他渴望着把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农民的心里,播撒到更广大的土地。他曾先后出省建立了“黑龙江华西村”和“宁夏华西村”,这两个村的村民收入都大幅增长。他为中西部20多个省份举办100多期培训班,智力扶贫带动10万人脱贫致富。2006年开始,他还每年邀请全国1万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举办交流学习班。他说:“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

       华西村已选出了新的村领导,但84岁高龄的吴仁宝退而不休,每天仍为华西村的转型发展出谋划策。当华西村民陆续搬入别墅时,这个中国农民的“精神领袖”却依然居住在上世纪70年代末建造的老房子里。多年来,他将各级政府发给他个人的奖金1亿多元,全部捐给了集体。而他最愿保留的,是挂满墙的照片和刚刚出版的《吴仁宝文集》,这是他每个辉煌时刻的永久记忆与智慧的结晶。

        在华西村口的一块大牌子上,写着吴仁宝的心声:“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吴仁宝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理想,我们一生中可能不会实现,但我们可以用一生去实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