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崇学书院

平”语“近人解说词(4—6集)

时间:2018-11-07 16:39:17  来源:领导干部学国学  作者: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说词(第四集) 国之本在家

内容提要

本集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全文从重视家庭、重视家教,讲到重视家风,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建设的重视,阐释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成为子女的表率;家风好坏,关乎家庭的兴衰荣辱,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等内容,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的论述,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吸收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整体阐述

主持人康辉:

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辉。首先欢迎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同学们,欢迎大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春节团拜会的讲话当中,引用的这句古人的话,也就是今天我们这一期节目的主题,关于家风。

我们中国不是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德行的成长是要从小培养的,而家庭是最基础的土壤。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德行的成长,家庭也是最基本的细胞。我们现在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而家庭的和睦、和谐,家风的良好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那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很多场合强调过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那现在我们就请出本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中共中央党校的王杰教授来给大家做讲解。欢迎他。

思想解读人王杰:

大家好!人生天地间,我们都不是凭空而来,我们人人都有父母,有父母就有家,父母在,家就在。

家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家,家还是最小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个家。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小家连着大家、连着国家。同样家庭的事也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私家事,它也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家与国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不曾分离过。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特有的家国情怀、家国逻辑。

接下来我想谈三个问题,第一,重视家庭;第二,重视家庭教育;第三,重视家风。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性,下面我们看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论述的。

第一段落

微视频一: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主持人康辉:

刚刚的这段讲话,就是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讲的。其中总书记引用了一句我们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到的那句话“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那这句话出自哪一部典籍?都有怎样的含义呢?现在我们掌声请出本期节目的经典释义人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句话出自《孟子》。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恒言”就是常言,常言都说,天下、国、家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而每一个家庭的根本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每一个人都应当以敬畏的态度努力做一个好人,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够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而家庭和谐美满了,那么国家才能够做到秩序井然,天下才能够太平。

这其实是一整套的、具有实践性的、美好社会的建设纲领。那么在这个中间最核心的东西,天下、国、家一直到身,它最核心的东西其实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因为话说回来,个人他也是家庭教育、家庭涵养的结果。

在这儿呢,我们讲一个古代的故事。司马光砸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那个小英雄司马光他沉着、勇敢、砸缸救同伴这个故事,从北宋的末年一直讲到今天。但是,我们在今天留下来能够看到的出自司马光的文字当中,从来没有看到过司马光他提自己砸缸救人这件英雄事迹。在司马光自己的记述当中,在他的记忆当中,最重要的,让他印象最深刻的童年往事是什么呢?是青核桃的故事。

当时司马光只有五六岁,他有一个姐姐比他大很多,然后姐弟两人就在一块儿玩,他们想要把那个青核桃去皮。我们知道青核桃外头那个皮其实是很难去的,司马光和他的姐姐忙活了半天也没能把那个青核桃的皮剥下来。然后姐姐就很气馁,姐姐就有事走了。就剩下司马光自己,对着这个青核桃“运气”。这个时候呢,他们家有一个老仆人过来了,老仆人是有经验的,老仆人就弄了点热水把这个青核桃烫了烫,然后就把这个青皮剥下来了。剥完了这个核桃皮,这个老仆人就走了,剩下司马光,五六岁一小男孩就在那儿摆弄这个青核桃玩。这时候姐姐回来了,问是谁剥的?司马光小朋友就特别得意地仰起脸来说,是我剥的呀。然后他爸爸就把脸给沉下来了,说我一直都在旁边看着你呢,就是刚才这个过程我从头到尾都看到了,小孩子怎么能够说谎呢?因为父亲当时喊了一声,小孩子不能说谎,所以这件事情就深深地烙印在司马光的思想里边。

多年以后,司马光在一封信里边写到了这件事,他自己说,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敢撒谎吹牛了。不说谎,做一个诚实的人,这就是司马光从父亲那儿得到的教诲。诚实的“诚”这个字,在成年之后司马光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曾经说过,诚一定是要发自内心的,因为你有一颗挚诚之心,那么你表达出来的东西别人是能够感受到的。本着挚诚之心,以最诚实的态度对待别人,对待自己,不隐瞒自己的感受,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这个是司马光一辈子做人的原则。

而且后来司马光有个学生要离开老师的时候,就来问司马光说,老师,能不能给我一个能够作为座右铭的东西?司马光想了想就说,如果你一定要一个座右铭的话,那么就是诚实的“诚”字吧。学生就问他怎样才能做到诚,司马光就说,从不说谎开始。司马光践行诚实践行了一辈子,他确实是做到了,同时他把这个美好的种子又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后辈。而这颗挚诚的种子是在司马光童年时期,当他在摆弄青核桃的时候,当父亲大喝那一声的时候就种下了。

良好的家风培育人,它培育美好的种子,人从家里边把这颗种子又带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影响到更多的人,从而营造出来一个更和谐、更美好的社会风气。这就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赵冬梅教授的讲解。良好的家风培育的是美好的种子,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觉得我们大家在一起来分享各自的家风是什么也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首先请教赵冬梅老师,跟大家讲讲您家里的家风好吗?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要做老实人,而且还有不攀附权贵,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这是我父亲教给我的。同时我母亲又教给我,对人要特别热情,要能从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所以我想这是我从我父亲、母亲那儿得到的东西。

主持人康辉:

王杰教授的家风呢?可以跟我们讲讲吗?

思想解读人王杰:

要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回想自己小的时候父母对自己的教诲,在我心中到现在几十年了,念念不忘的,要诚实做人。另外一个现在想起来,还有一个就是与人为善,不要去和别人争。

主持人康辉:

谢谢。在座的同学们能不能也给我们讲讲你们的家风是什么。哪位同学愿意说?那一位戴眼镜的女同学。

观众:

我的家风就是比较受孔孟文化的影响,所以我父母在我小的时候就教育我,待人要谦和有礼,懂礼仪、守规矩。

第二个就是做人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做事,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每一件事。

第三个就是我们家一直(秉承)着不论什么时候,在任何时刻都要坚守着善良。与人为善,也是与己为善。

谢谢老师。

主持人康辉:

我们看到每一个人在谈起自己家风的时候其实都充满了一种自豪,因为家风正是这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家风其实在决定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走向,而千千万万家庭的家风也在决定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社会的走向。

那接下来我们继续请本场的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给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有家庭就一定有家风。家和万事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那么在重视家庭建设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两个方面:第一,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够仅仅是盯着自己这个小家,还要关注国家这个大家。古往今来,有许多的榜样和楷模,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去景仰。打开我们的历史,有无数古圣先贤,他们秉持“家齐而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的信念,心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怀,自觉地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谱写出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感人肺腑的不朽诗篇。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硝烟弥漫,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也曾经涌现出了无数“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这些感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最后的一块布做了军装,最后一口饭做了军粮,最后一块门板做了担架,最后一个儿子送上了战场。那是保家卫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精美呈现。

第二,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

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的,不是与我们没有关系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中国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梦才能实现,才能梦想成真。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所以,对千百万个家庭来说,我们要自觉地把爱家与爱国紧密联系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中国人的智慧和热情凝聚起来,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接下来我们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一段论述。

第二段落

微视频二:

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家庭应该承担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主持人康辉:

我们刚刚听到的总书记的这段话是2016年12月12号,他在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时候讲的。在这段讲话里,总书记有两处用典,就是“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那这两句话出自哪里?又是什么样的含义呢?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爱子,教之以义方。”这个是出自《左传》的,“方”就是道,“义方”就是道义,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真的爱自己的孩子的话,那就应当用道义来引导他。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就是如果你不用道义来引导孩子,不用道义来爱孩子,那就不是爱孩子,反而是害了他。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

我们知道,从《左传》到《资治通鉴》,中间隔了(约)1500年,可是这两句话一正一反说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应当怎样爱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好处的父母之爱。在这两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两出人伦惨剧。

在《左传》当中,说出“爱子,教之以义方”的是前卫庄公时期卫国的大臣石碏。那石碏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因为他看到,卫庄公正在以一种不符合道义的方式爱他的小儿子州吁。州吁好甲兵,就喜欢武器,喜欢舞枪弄棒,然后州吁的身边就聚集了一大拨亡命之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让州吁再这样下去的话,恃宠而骄,那必然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从而会造成卫国政局的动荡。于是勇敢的老臣石碏就站出来对庄公说:“爱子,教之以义方。”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儿子的话,那你应该用道义来引导他。石碏甚至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就说如果你真的想废长立幼,想立州吁为太子的话,那你现在就赶紧把这件事定下来,不能老让这个事情不明不白地这样下去。如果是这样下去的话,那你就是在害州吁,你是在自取祸患。但是卫庄公又是一个非常胆怯的人,废长立幼这样公然违背礼法的事情他不敢做,于是他就继续糊涂地爱着州吁。

我们看到卫庄公的爱是一个非常怯懦的爱,仍然纵容州吁发展自己的势力。结果怎么样呢?庄公死了之后,太子即位,很快就被州吁干掉了。那么州吁呢?他能踏踏实实地做卫王吗?州吁就被卫国人给杀掉了。两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得到好死的,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卫庄公用违背道义的错爱杀死了他们。

但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就是像卫庄公这样的糊涂的父亲,又好像真是史不绝书,所以就有了后面这句“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那么这位糊涂的父亲是谁呢?这位糊涂的父亲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统治者石虎。石虎有太子,名石宣,但是石虎更爱他的小儿子石韬。于是这位爱子心切的父亲就给了太子石宣和小儿子石韬以同等的机会,让这两个儿子轮流处理国家大事。他自己做一个甩手掌柜,乐得清闲。这问题就来了,石虎的这个决定就让当时的大臣申钟感到惴惴不安,忧心忡忡。于是他就对石虎说:“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如果你不用道义爱你的儿子,那你就是害了他们。结果最终是石宣杀了石韬,然后石虎又杀了石宣,兄杀弟,父杀子,人伦惨剧,莫过于此。

为什么“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的悲剧会不断地发生?因为溺爱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教之以义方”却是非常困难的。首先你得分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义方”,然后你还得动脑子分析,花力气学习,你得弄清楚什么是对孩子有好处的,我们必须要学习,我们必须要动脑子,必须明白“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我们要努力学习“教之以义方”,给孩子正确的爱。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赵冬梅教授的讲解。

当我们听了总书记的讲话也了解了总书记的讲话当中引用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我们知道爱其实需要学习。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怎么样能够做好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是有大学问的。

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继续请今天的思想解读人王杰教授来给大家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下面我谈第二个问题,重视家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庭教育的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儿女。所以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要把好的品德、习惯传递给孩子,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咱们每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熏陶,就不断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受着父母的影响。《三字经》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么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表率,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育好孩子,为自己的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台阶,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做父母的应该教育孩子,“养不教,父之过”在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严格家教的案例。我们今天熟知的孟母三迁、陶母退鱼、岳母刺字、画荻教子,这些都是古人严格家教的案例、典型。古人说的严父出孝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都应该把好的道德品质传递给孩子,把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好家风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着子孙后代。那么关于家风,习近平总书记是怎么论述的呢?

第三段落

微视频三: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

主持人康辉:

刚刚总书记这一段关于家风的讲话,也是在2016年的12月12号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时候他说到的。在这个讲话里,他也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话,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那这句话又讲出了我们培养良好家风当中的什么道理呢?

经典释义人赵冬梅: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是出自《周易·文言》。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非常容易懂的。直译过来就是说,那些常常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福泽深厚,那些常常做坏事的人家一定会遭到祸殃。积善、积不善,重点都在于一个“积”字,积就是积累的“积”。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其实就是量变会促成质变。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这“余庆”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这个余庆就是,往上说、往大里说,家庭要为国家培育栋梁。那么往一般的普通人家说,那就是这个“余庆”首先是家庭里涵养出来的和睦之气。而这个和睦之气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老人安心地颐养天年。这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那么“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余殃”又指的是什么呢?往大处说,历史上的悲剧不少。杀父弑君,家庭不睦的;父子成仇,兄弟阋墙,妻离子散的。那么再往小处说,那种小的矛盾积累在一个家庭里,它会让生活在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愉快。让生活在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很可能就会愁眉苦脸地度过这一生。而我们知道,其实生命来得多么宝贵,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但它也是最基础和最坚固的,它奠定了我们每一个人人生的底色。正直、善良、有崇高追求的父母会培养出来积极上进的好孩子;而那些好吃懒做,惯于偷奸取巧的父母就没有理由责怪孩子没有上进心。家风之可贵是我们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

主持人康辉: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核心价值观。还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说良好的家风,这是一个家庭真正的不动产。那如果我们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这样好的真正的不动产,那共同支撑起来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大厦。这也正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风的培养。

思想解读人王杰:

家风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家风是我们做儿女的、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行为习惯,家风也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

下面我谈第三个问题,重视家风。

那么关于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从历史上看,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他们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家风、家训,清白做人、诗书传家、纯真质朴、拼搏进取等等方面,具有了超越地域和时空的永恒的价值。那么这些家风、家训,让他们的儿孙像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那么说到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他鼓励我们,要向杨善洲、焦裕禄、谷文昌等同志学习,树立良好的家风,做家风的楷模。

主持人康辉:

王杰教授刚刚谈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共产党员都来学习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来树立良好的红色家风。那说到杨善洲同志呢,他的事迹大家非常地熟悉,他崇高的精神品格不仅体现在他的勤政为民,更体现在他的家风当中。今天我们节目现场就特别请到了杨善洲同志的二女儿杨惠兰、三女儿杨慧琴,掌声欢迎她们两位。

两位大姐好。

你好。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一位是杨善洲同志的二女儿杨惠兰,这位是三女儿杨慧琴。

那我们先请惠兰大姐给大家讲一讲杨家的家风到底是什么样的。

嘉宾杨惠兰:

对于我父亲给我们留下来的好的家风,我认为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父亲怎样对待事业和家庭?他怎样看待权力和亲情?我是这样总结的。对待权力,父亲他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对待事业,他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对待家庭方面,廉洁持家、甘于清贫。

主持人康辉:

其实刚刚惠兰大姐给我们讲了杨家的家风,好的家风就是要把小家、大家、国家的关系摆得特别地正。杨善洲书记一直把大家,就是这个集体就当作自家,但是他不像有些人那样,是把大家的利益往自家拿,反而是把自家的倾囊投入到大家当中,就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今天慧琴大姐也有一个故事想讲给大家。

嘉宾杨慧琴:

我记得有一年正值雨季,我们家的老屋漏得不行,妈妈着急了,然后让人捎信给爸爸,让他凑点钱回家修整老屋。过了几天,爸爸寄回了一封信和三十块钱,他在信上说,“我实在没钱,现在比我们困难的老百姓还很多,你们就买几个盆盆罐罐先接下。实在不行就挪一下床铺,暂时躲避一下”。当时我很不理解爸爸的做法,现在理解了,爸爸的心里装的全是人民群众,他是舍小家为大家。

主持人康辉:

其实说起来可能别人都不相信,一个地委书记家里要修漏雨的老屋只拿出三十块钱。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杨善洲书记他讲过的一句话之后我们就会特别地理解,他说,“国家给我发工资了,我怎么能够只想到我的一家人”。

所以,杨善洲真的没有给他的子女、给他的后人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是他留下的良好的家风,这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今天特别感谢两位大姐给我们讲了杨善洲书记的故事,良好的家风真的是你们永远的财富。谢谢,谢谢两位!

我们相信杨善洲家的家风是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它不仅会泽被杨家的后人,也更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块精神丰碑。

思想解读人王杰:

刚才我们听到了杨善洲女儿谈杨善洲的家风。其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家风也是非常地严格,据齐心同志在回忆录中写到,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同志工作非常地繁忙,但是尽管工作非常繁忙,他还愿意花出更多的业余时间去照顾孩子。他把这看作是天伦之乐、人伦之乐。每次晚饭的时候就是习仲勋同志教育孩子的最好时间。习仲勋同志还会单独找出时间与孩子们一对一地交谈,他把这看成是一种人伦之乐。

这里还有一封家信,是习近平同志2001年写给父亲的拜寿信。信是这么写的:“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可以说习近平同志从一名基层干部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从小就受到父母一言一行、言传身教的影响和熏陶。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忠厚传家家长久,诗书继世世代香”。家风是我们从哪里来的根,家风是我们到哪里去的魂,家风是一种情怀,家风是一种积淀,家风是一种信仰,家风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主持人康辉:

谢谢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经典释义人给我们带来深入浅出又生动的讲解。我们中国人经常说,家国情怀,为什么?因为在中华民族的逻辑当中,家、国是须臾不可分离的。所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那么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风的培养,就是因为家庭建设好了,我们可以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起廉洁的党风和清朗的政风。

进入新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还有共同的中国梦。那就让我们一起同心共筑起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去努力奋斗吧。

好,在今天节目的最后呢,我们再一起重温那些经典的古诗文,再次去感受属于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经典诵读环节

经典诵读人朱卫东:

《三字经》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安乐铭》节选·苏洵

人禀天地正气,原为万物之灵。

家齐而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

圣贤千言万语,无非纲纪人伦。

竭力孝养父母,劬劳恩似海深。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供稿)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说词(第五集)报得三春晖

内容提要

本集以孝道为主题,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古典诗词,从孝道的角度,展示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以及在执政中把养老、孝老、敬老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孝道”提升到“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治理层面,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这就使“孝”体现为大孝、大爱、大义,为孝道美德注入了丰富内容和新的活力,开辟了新时代孝道观念的新境界。

整体阐述

主持人康辉:

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辉。首先欢迎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同学们,欢迎你们。

我们中国人常说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为什么如此强调孝的重要性呢?因为在中国的文化当中,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天性。所以今天新时代我们仍然讲孝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力地倡导孝老爱亲的思想观念。

今天我们这期节目就以孝道为主题,我们通过解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相关论述当中的用典来深入地领会和学习新时代的孝老爱亲、尊老敬老的论述。

好,现在让我们掌声欢迎本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

思想解读人王杰:

大家好!这一集我们谈孝道。

习近平总书记孝敬父母,推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并且在十九大报告中大力倡导,激励人们要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一个“孝”字写尽了天下儿女对父母孝养、孝敬的真挚感情,写出了对社会上所有老人的关爱与帮助,一个“爱”字道出了千万父母对儿女的真挚感情,也道尽了千万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心回报。

关于孝道我想谈两个问题:

第一呢,就是孝老爱亲。

第二个问题就是尊老敬老。

关于孝老爱亲,下面我们看一看习近平总书记他是怎么谈的。

第一段落

微视频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

主持人康辉: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他讲的一段话。在讲话中他引用了唐代诗人孟郊那首著名的《游子吟》。

这首诗妇孺皆知,幼儿园的孩子都会背。但是,年轻的朋友们,我很想说,这首诗在年轻的时候不一定真能读得懂。

我想问问同学们,谁知道这首诗是孟郊多大年龄的时候写的?

这位女同学。

观众:

我认为这是孟郊青年离家时写的。

主持人康辉:

青年离家时写的。你也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年轻人怀着赤子之心写的作品,对吧?

但是我要告诉你正确答案,是孟郊50岁的时候,这在古时候是个知天命的年纪,他写下了这首歌颂母爱的真挚的诗篇。

那么这首诗写下的时候,孟郊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际遇,这首诗又何以流芳千古呢?

现在让我们请出本期节目的经典释义人中南大学杨雨教授为大家讲解。

经典释义人杨雨: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刚才这位同学有回答说这首《游子吟》很可能是诗人在青年时期离家的时候告别母亲所写下的。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答案从感觉上来说,而且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来说,其实还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在座的现场的观众朋友,很多都是大学生,而且很多是从外地考到北京来的大学生,可能都经历过高考结束,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远离父母,然后到外地去求学这样的一个阶段。在临行之前,往往都是由父母精心地为大家准备行李,生怕忘了这样,忘了那样。所以这首《游子吟》好像真的是青年学子第一次要远离父母温暖的怀抱的时候写下的这首感念父母的,尤其是母亲的养育之恩,希望将来能够报答母亲,报答父亲的这样一首诗篇。

当然这是我们的一种感觉,历史的事实恰恰和我们的感觉是有误差的。因为这首诗它的作者是中唐一位著名的诗人叫孟郊。孟郊这位诗人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在考场上恰恰是不得志,蹉跎半生,在46岁这一年才终于考中了进士,可是我们也知道,在唐朝考中进士并不意味着你马上就能做官,它还需要经过人事部门的人才选拔的考试,而且还有没有空缺的职位,有没有重要人物的推荐,都是你能不能当官的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孟郊在46岁考中进士之后,并没有机会马上步入仕途,一直到4年之后,也就是他50岁的时候,他才终于等来了一纸任命,他被任命为溧阳县尉。尽管好像不那么如人意,但是对于孟郊来说,毕竟他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职位,而且有了一份可以勉强来养家糊口的薪水和俸禄。所以在他50岁这一年他来到溧阳,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刻赶回老家,将他的老母亲接到溧阳来奉养。所以这首《游子吟》恰恰不是孟郊在青年时代告别老母亲写下的诗篇,而是他们母子在经历了漫长的分离之后,终于能够把老母亲接到身边,然后长长久久地陪伴她,写下来的这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想,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裳,无论游子走多远,离开家有多久,只要一想起远方的家,有老母亲在等待着他回来,他都会感到一份安心、一份踏实。如果说为远行的游子缝补衣裳是每一位母亲最朴素的表达,这个母亲的爱的一种方式的话,那么儿子对于母爱的深切感受和情感的回报,我想也许比母爱的无私付出要更加地难得,更加地珍贵。所以这首《游子吟》的核心我觉得不在前四句,而在最后两句,那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对于孟郊来说,我觉得这个“报得三春晖”的“报”字就显得更加地珍贵了。因为我们刚才有介绍,他直到46岁才考中进士,直到50岁才终于谋得一官半职,然后能够相对比较长久地陪伴在老母亲的身边。我想,如果不是有老母亲一直在他的身后支持他、鼓励他,他可能老早就放弃了,他可能坚持不到最后。

所以我想,这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包含了孟郊对于母亲的一种无比愧疚的这样一种感情。

当然了,我想对于每一位母亲而言,其实儿子做了多大的官不重要,儿子挣了多少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陪伴。所以如何报答,形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子女有没有“寸草心”。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杨雨教授给我们的讲解。

今天我们在讲孝道,我想重复我的一个观点,就是爱是天性,是自然属性,但是爱也一定需要学习,孝是一种爱,那孝道也需要学习。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念,关于这一点,我想问问现场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一些问题或想法想和我们两位老师交流的?有没有?

好,第一排的这位女同学。

观众:

说到孝道,我确实有一个困惑,就是比如说,我之前给妈妈买过一双比较昂贵的鞋子,然后我怕她心疼钱,所以我跟她说其实这个鞋子很便宜。那我这么做算不算是欺骗了她,算不算是有违孝道呢?

主持人康辉:

你希望哪位老师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观众:

我想要王老师来回答一下。

思想解读人王杰:

在咱们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讲孝敬父母,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所以你看孔夫子讲:“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说你只满足了父母的物质上的需要,并不是孝的全部,那是小孝。所以曾子讲:“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最低才是养活父母。那么至于在儒家文化中如何孝敬父母,和我们今天是一样的,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不可能千篇一律,只有一种模式。刚才你说的很便宜,怕父母亲担心,怕父母亲(不)舍得花钱,我觉得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善意的谎言也许是一种孝的表现。

观众:

好,谢谢王老师。

主持人康辉:

我们在谈孝道,首先要孝,要有这颗“寸草心”,那如何“报得三春晖”,也许我们真的要穷尽一生去不断地学习。

接下来呢,我们继续请王杰教授给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那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不但重视言传,更重视身教。那么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他把对父母的深深的爱都融注在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细节里。

我们通过几个非常普通的物品,我们可以来看看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来践行孝道的。

第一件物品,一个针线包。习近平同志到陕北插队的时候,就是个初中生。你想想,一个孩子在那个时代远离了父母,要去那么远那么远的地方,你说做娘的、做母亲的她能够不牵挂吗?能够不惦念吗?为了排解这种思念之苦,母亲就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了一个针线包。在这个针线包上还绣着三个红色的大字,这三个大字就是“娘的心”。所以母亲把这种最深沉的,最无私的爱编织在了一针一线中,融注在了细细密密的针头线尾中。

七年的知青岁月,娘的心伴随着习近平,给习近平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让他在插队时期渡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七年的知青岁月,习近平同志靠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拼搏奋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了出来。七年的知青岁月,对老百姓一定要有真情,人要有理想和信念,对老百姓要办好事,办实事,这些人生的信条深深地融注到了习近平同志的血液中,他把对母亲深深的孝和爱升华为了对社会所有老人的大孝和大爱。

那么第二个物件,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记录了习近平同志陪伴母亲的温馨时刻,这张照片是习近平同志拉着母亲的手散步在公园中。

2018年5月,这张照片再次出现在了央视新闻客户端的一篇特稿《习近平和母亲》一文中。那么这篇特稿一经发出,迅速地成为了各网络媒体的头条新闻,纷纷地转载。据不完全统计,短短的24个小时,特稿全网的阅读量超过了10亿人次。

那么,这篇文章,这张照片,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阅读和点赞,我想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母亲的这份孝心、爱心打动了所有的人。这是对母亲最质朴、最纯真的一种爱。

那么看到这张平常而又温馨的照片,我们会想起什么,我们会感觉到什么,我们会不会反问自己,扪心自问,反求诸己。

孝敬父母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情感上、心灵上、人格上对父母的一种关爱、慰藉和尊重,这是儒家文化更为看重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会深情地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

那么关于尊老敬老,习近平总书记又是如何论述的呢?

第二段落

微视频二:

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主持人康辉:

这段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12号,在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时候他讲的。这段讲话看似没有直接用典,但又处处是典。总书记谈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首先提到的就是尊老。

那尊老、敬老的论述和传统的孝道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过去的哪些经史典籍当中寻找到它的根脉呢?接下来我们请杨雨教授为大家讲解。

经典释义人杨雨:

尊老敬老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美德,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说过,“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亲人,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说明早在2000多年之前,孟子就已经意识到了,尊老敬老不仅仅只是每个人自己家庭的事,它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大家庭当中的每一个人。

当然,尊老敬老一方面确实是社会的责任,它应该从制度,从养老机构,从社会道德风气的完善这样一些方面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那另外一方面,就是具体到我们的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去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老人。

当然了,什么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老人?我觉得,这个概念至少是包含了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层面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老年人。那么第一类老年人当然是我们的至亲,就是跟我们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的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这是我们身边的第一类最直接的老年人。

第二类老年人,就是我们的生活圈能够辐射到的老年人。比如说我们的邻居,比如说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区的,需要我们帮助的一些老年人。

那第三类老年人,就是跟我们的生活圈没有直接交集的陌生老年人。比如说在公交车、在地铁上面碰到的需要让座的老年人,或者在马路上碰到需要我们特别帮助的老年人,也包括在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我们也可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地给予我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

那如果我们对待身边的每一个老人都能够像《弟子规》所说的那样“泛爱众而亲仁”,都能够像孟子说的那样“亲其亲,长其长”,那我们的社会关系定然是充满温情和爱的。

那说到这里,我想起我以前读到过的一篇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三国时候著名的文学家李密。李密本来是在蜀汉为官,蜀汉灭亡之后,西晋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听说了李密的才名和贤名,就下旨征召他为西晋的太子洗马。面对晋武帝的征召,李密居然拒绝了皇帝给他抛来的橄榄枝。那么他拒绝征召的理由是什么呢?他写了一篇在文学史上千古流芳的经典名作《陈情表》,在《陈情表》当中,他陈述了他不能应召的理由。原来李密他自小丧父,而且母亲改嫁,他是由他的祖母刘氏一手带大的。那我们也知道三国到魏晋时期是一个社会特别动荡的时候,一个孤寡的老妇人带着一个幼小的孩子,把他培养成人是多么艰难的事情,我们是可以想象的。

而李密在写这篇《陈情表》的时候,他的祖母刘氏已经是96岁高龄,而李密自己正当44岁的壮年,所以他在《陈情表》当中这么对晋武帝说,他报答皇帝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可是他能够留在祖母刘氏身边陪伴老祖母的时日已经不多了。“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他还发自肺腑地这样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没有祖母的养育之恩,他不可能长大成人。而没有他的陪伴和支撑,他的老祖母也没有办法度过她的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人又怎么可能抛下自己的至爱亲人呢?

这篇《陈情表》写得非常地感人,据说连晋武帝看到《陈情表》之后,都被李密的这一份拳拳的孝心深深地打动,他不仅没有逼李密马上出山,还赐给李密两名奴婢帮助他一起照顾老祖母,并且还关照郡县的官员,要给他的老祖母一些比较切实的生活的保障或者是生活的补贴。

就在李密的《陈情表》写完一年多之后,他的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又为老祖母守孝三年,守孝结束之后,他才终于答应了晋武帝的征召,出山做了西晋的太子洗马。而李密的这一篇《陈情表》,也成为了孝道、尊老敬老的千古名篇流传后世了。

那说到李密的这个孝心,他尊老敬老的这样一个故事,我还想起历史上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孝老的故事那就是焦饭遗母,这个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当中。说的是一个叫陈遗的人,他的母亲有一个爱好,爱好什么呢?特别喜欢吃锅巴,所以,陈遗无论是出外做官还是出差,每次煮熟了饭他总是首先把这个锅巴给留下来,他是随身带一个口袋的,等积攒到一定的时间,他要回家的时候就把这些锅巴带回去奉给他的老母亲吃。后来因为海盗孙恩发动兵变,这个时候,陈遗口袋里面已经积攒了好几斗的锅巴了,但他来不及回家去送给他的老母亲,就匆匆地随军上了前线,后来战争失败,军队走散,很多官兵四散逃到山林里面,很多人就是活活地饿死了,而陈遗因为随身带了几斗的锅巴,他终于活下来了,所以人们都说这是孝心给陈遗的最大的回报。

这个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德行》当中,这说明即便是在最看重个性自由的魏晋时代,孝道依然是那个时候,广为推崇和广为传播的美好的德行之一。

那这样的发自内心的尊老敬老之情,完全是可以推己及人,在社会的大的环境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温情的社会氛围和良性循环的。像这样的故事其实由古到今还有很多,我以前每次读到杜甫的诗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总是会为诗人和邻居的老人那种相处得其乐融融而感动;读到他的“怡然敬父执”的诗句,总是会为子女的孝心而感动。因为这样的子女不仅会善待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甚至他还会推己及人,对于父母的朋友同样地也是彬彬有礼,热情周到。当我读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时候,也总是会为儿童对陌生的老年客人的善意而会心一笑。

就像《孝经》所说的那样,“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里面的这几句话像大白话,根本不需要我们做任何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转变,我们都能够读懂,因为它表达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直到今天,这种美德依然没有消失。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所以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老人,推己及人,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杨雨教授给我们的讲解。我觉得有八个字特别重要,就是发自内心,推己及人。只有内化于心,方能外化于行。

我们讲到这儿,关于在全社会倡导尊老、敬老,现场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法和问题要跟两位老师交流?这位男同学。

观众: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现当下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缺失的一个问题,那么我想请问一下杨雨老师,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做,来帮助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来重建这种信任?帮助我们的老年人在社会中来获得年轻人更多的关怀?

经典释义人杨雨:

确实,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切中了当代社会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要害的问题。我个人对这个问题是这样思考的。我认为要解决你所说的这样一种社会的信任感的缺失的这样一个矛盾,因为一切我们说的道德也好,还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也好,还是一种文化也好,都需要制度的护航和制度的保障,才能够让一个好的文化或者是道德,或者是美德充分地发挥它的效应,而自觉地能够生发出一种向善、向美的追求,我觉得这是对于重构我们的社会信任感的舆论的一个保障。谢谢!

观众:

谢谢杨雨老师!

主持人康辉:

谢谢杨雨老师。确实,发自内心、推己及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发自内心地尊老敬老,我相信大多数时候我们能够获得受到尊敬和帮助的老人,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恩。而不仅仅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大家都是发自内心、推己及人,那么全社会尊老敬老的风气就会一天天、一点点地真正地树立起来。

接下来,我们继续请王杰教授为大家解读。

思想解读人王杰:

那么关于尊老敬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孝道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子当尽孝,在家里尽孝,那是小孝,小爱。而对他人的关爱,为天下苍生谋福利那是大孝,大爱。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里,还记载着习近平同志一个故事,在这里我也给大家讲一讲。

有一次习近平同志听说,一位生活拮据的老汉认识他,习近平同志就专门去街上找到这位老人,他把自己身上带的钱、陕西省粮票、全国粮票都掏出来给了那个生活拮据的老人。另外呢,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也给了这个老人。你可以想想,在那个年代,习近平同志他自己的生活也不富裕,可以说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这个生活拮据的老人,可以说叫倾囊相助。古人描述这种现象叫“解衣推食”,把自己吃的送给别人,把自己衣服给别人,叫倾囊相助,这是一种仗义疏财。习近平同志当时这么做,也是出于对一个老人的一种敬,一种爱,一种帮助。没有外在的压力,没有外人强迫他,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所以今天反过来想,这或许就是一种天性,一种爱。所以我想,这种关爱和尊敬就是一种大孝、大义和大爱。

那么几十年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仍然像过去一样关爱老人,他仍然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去尊敬老人,关爱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中经常去慰问老人,关爱老人。那么在全国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尊老敬老的足迹。

主持人康辉:

2013年12月28号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海淀区的四季青敬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今天我们节目现场特别请来了四季青敬老院的院长助理贺秋荣,护理主管王云红两位大姐,我们欢迎她们!

两位好,请。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四季青敬老院的院长助理贺秋荣大姐。那这位是护理主管王云红大姐。

嘉宾贺秋荣:

大家好!

主持人康辉:

总书记是2013年12月28号去的四季青敬老院,这一晃快五年的时间了。那天的情形还记得清楚吗?贺大姐?

嘉宾贺秋荣:

记得很清楚,好像就在昨天。当时我们正组织十来位老人朗读《养生歌》,我们都很高兴,没想到这么近距离地看到总书记。

主持人康辉:

你看,快5年的时间了,但是贺大姐讲起那天的情形觉得是历历在目,而且现在说起来心情还很激动。

嘉宾贺秋荣:

对!

主持人康辉:

那王大姐,那天您还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吗?

嘉宾王云红:

是的,当时那天我也在场,许多细节还是记得很清楚。当时习总书记走进我们老人的房间,坐到老人身边,与老人交谈。当时习总书记很亲切,而且问得也很仔细,老人的身体的情况、家庭的情况,还有老人在敬老院居住的情况,很多的细节他都问。还有就是习总书记特别关心我们老人生活的细节,他仔细地察看了我们老人一周的食谱,而且还问到了,就是说我们老人的这个一周的食谱是否照顾到老人的,各种老人,或者不同老人身体状况的那个口味?而且还嘱咐我们敬老院,要多关心我们的五保老人和孤寡老人。这种的关怀呢,老人都感觉到很温暖,而且也觉得习总书记很细心、也很贴心。所以当时老人们的心情都非常地激动。就是说那种幸福的感觉都在老人的脸上能够表达出来。

主持人康辉:

总书记的这种细心和贴心真的是体现在很多的这些小细节上面。

所以他对于老人的这种尊敬、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时时刻刻能够显现出来。

嘉宾王云红:

是的,我们能够感觉得到。

主持人康辉:

今天两位特别感谢你们来参加我们的节目,也请你们回到敬老院之后,向老人们转达我们对他们的问候和祝福。

嘉宾贺秋荣:

谢谢。

主持人康辉:

谢谢两位大姐,谢谢,谢谢!

刚刚两位大姐回忆起了2013年12月28号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季青敬老院去看望老人时候的情形,我们看到了总书记对老人的这种尊敬和爱,在一点一滴当中都显现了出来。确实,在任何的场合,只要有老人,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会把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递给他们。

那接下来我们继续请王杰教授来为大家讲一讲习近平总书记更多的尊老敬老的事例。

思想解读人王杰:

习近平总书记尊老敬老的例子还有很多。

2017年11月17号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看到黄旭华、黄大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年龄较大,这时候总书记把两位老人请到了第一排。

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践行孝老爱亲,对全社会形成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起到了表率和带头作用。在全社会曾经引起轰动的大型公益活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那么还有各地举办的“最美媳妇”、“最美家庭”等等,那么这些故事都是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光荣传递。那么这些故事在感动着我们,在影响着我们,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正能量。

那么这些故事也在告诉我们,尽管咱们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不但没有丢失,不但没有被抛弃,反而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扎根了。它在咱们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倡导下,我们要重新地唤回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把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个社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让我们这个传统的美德永远在中华大地上能够熠熠生辉,能够扎根,能够开花,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

同时,孝老爱亲不仅仅只关乎我们家人,关乎我们社会上的人,也关乎我们个人,关乎我们每一个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弘扬孝老爱亲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就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把孝老、养老、敬老落到实处,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落到实处,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主持人康辉:

谢谢今天这期节目的思想解读人、经典释义人为我们带来的讲解。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的孝道的论述体现在他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当中,体现在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孝、大爱、大义当中,更体现在他持续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治国理政的务实举措当中。今天我们要让孝老爱亲深厚的道德资源凝聚起人心,要让尊老、敬老强大的道德力量构筑起和谐社会,这将为我们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深厚的基础。

节目的最后,我们一起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关于孝、亲的那些经典的篇章,再一次让传统美德浸润我们的心灵。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说词(第六集)只留清气满乾坤

内容提要

  本集主要围绕“共产党员的修身”这一主题展开。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什么是修身”。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切入点,通过讲述严以修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修课来阐释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

  第二:“为什么修身”。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为切入点,通过讲述总书记的两张伙食费收据的故事来阐释党员干部严以律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无愧于人民。

  第三:“怎么来修身”。主要内容以总书记引用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为切入点,通过讲述领导示范、用人导向、制度保障来阐释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修身。如何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

整体阐述

  主持人康辉:

  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我是主持人康辉。

  首先欢迎今天来到节目现场的北京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们,欢迎大家。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党的十九大闭幕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引用了这两句诗。那这两句古诗的作者是元代的画家、诗人王冕。诗中说梅花从来不以鲜艳的颜色,去博取别人的赞美,而只愿将缕缕清香,散播在天地之间。总书记引用这两句诗是以诗言志,彰显的是一个大党、一个大国自信的气质,传递的是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同时也对新时期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严以修身提出了一个高的标准。那这两句古诗也就带出了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主题——“修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修身有哪些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当中又有哪些用典?这就是本期节目我们要解读的内容。

  好,现在我们掌声有请本期的思想解读人,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宁教授。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大家好,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修身的民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也特别重视和强调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摆在首位的。修身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社会发展中,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十八大之后,我们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以修身也是摆在首位的。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古代讲的修身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论述,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要求、时代内涵。它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修身”,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第一,什么是修身;第二,为什么要先修身;第三,怎么做到修身。现在我们就来看总书记是怎么说的。

第一段落

  微视频一:

  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途径方法很多,其中重要的是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

  主持人康辉:

  刚刚总书记的这段讲话,他用了一句成语“见贤思齐”。这个成语就出自《论语》当中的一句话,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引用过《论语》当中的这句话,那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它对于我们现在说到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修身来说又是怎样强调的?

  好,下面我们就请出本期的经典释义人,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

  经典释义人王立群:

  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话,大家应当非常熟悉,孔子讲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讲的是道德修养的问题。

  见贤思齐,它实际上强调的是,在修身中间,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向有贤德的人看齐,向有贤德的人去学习。那么看见那些德行不好的人怎么样呢?要反省自身,是不是有类似的自己的这样的表现。所以这个见贤思齐和见不贤而反省自身,这实际上是修身中间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先举一个例子。明嘉靖五年,曾经在汝宁府,汝宁,什么地方呢?汝宁就是河南省汝南县。这个地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一个交通要道。当时汝宁县由吏部选了一个官员,叫王汝学,去担任汝宁府的知府。所以这个任命一发出,人们都非常高兴,说这吏部选对人了,选了一个真正能办事的人去当知府了。但是也有人担心啊,他说我们这一朝,有一个规定,干得好的上,干得不好的下。那么王汝学这么能干,他在汝宁府干不了几年他就走了,他要走了怎么办?另外有一个文人叫何瑭,他就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间他就提到,不用发愁,既然人人都是见贤思齐,我们怎么能够预判未来接替这个新任的汝宁知府的人不如王汝学呢?所以不用担心了,我们尽管享受我们的新领导来这儿主政期间给百姓带来的福祉。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也是个很普通的故事,说明这个见贤思齐的观念已经是深入人心了。

  谢谢大家。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王立群教授的讲解。

  对于新时期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修身来说,可能那些正面的激励作用,榜样的作用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反面的警示和反省也非常重要,这都是严以修身的内在要求。

  那么对于修身,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着力?总书记对于党性的锤炼和修养又有哪些重要的论述呢?我们继续请出思想解读人郭建宁教授为大家讲解。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什么是修身?

  总书记为什么强调修身,而且是严以修身?

  严以修身是建设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的必要条件。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的时候,他指出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会受到污染。而一旦出现问题想再恢复,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就使我想起王阳明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这里的“心”是良心、良知,也是人品、人格。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就是今天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共产党人的底座和基石。没有这个底座和基石就会意志薄弱、迷失方向,失去天地良心,甚至导致学术、心术不正。做人先修身,我们要把修身作为我们人生的第一要义、人生的第一步。

  严以修身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的必修课。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有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比如说,“老虎”、“苍蝇”一起打;比如说,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巡视组、回头看。而要做到这些,第一步的要求就是从修身做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修身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修课,而且是必须修好的第一门课。

  严以修身也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修身为第一步,从修身开始。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最大公约数来凝聚社会共识,来引领社会风尚。

  讲到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修身它不是虚幻的、抽象的,它是具体的、实践的,它要体现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李万君。他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一名焊接工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辉煌业绩。凭着超一流的焊接技术,他被称为“高铁焊接大师”,并当选为中央电视台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当选为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三十多年间,凭借手中的一杆焊枪,凭借超一流的焊接技术,凭借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生动地诠释了其职业精神和价值追求,展现了一个大国工匠的时代风采。李万君师傅有一句名言,把技术提升到极致,把每一件产品都当作工艺品、艺术品。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锤炼党性、严以修身的座右铭。

  李万君同志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现场,我们真的很想听一听他是怎么解读工匠精神的?

  主持人康辉:

  好的,现在我们就掌声请上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的高级技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万君,来讲一讲焊枪背后的故事。掌声欢迎!

  李师傅好。

  嘉宾李万君:

  您好!

  主持人康辉:

  刚刚郭老师已经把李师傅的情况跟大家做了介绍。李师傅有句名言,就是把每一个焊接的产品都当作艺术品。那今天李师傅就特别带来了一件他的艺术品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看一看好吗?

  看起来好像也特别的普通,仔细看看两头,好像都各有一个针孔,像是把两根大针给焊在一起了。

  它的直径有多少?

  嘉宾李万君:

  直径是1.8毫米。

  主持人康辉:

  1.8毫米。

  嘉宾李万君:

  非常细。

  主持人康辉:

  所以就是这个焊枪上去快了也不行,慢了也不行。

  嘉宾李万君:

  对。找好火头,大概是零点几秒。

  主持人康辉:

  零点几秒的时间。

  嘉宾李万君:

  对。

  主持人康辉:

  刚刚我们说到您那句名言,把每个产品都当成艺术品。但我们知道艺术品它是要让大家欣赏,要展示给大家的。但是您做的很多的这些焊件,其实大家看不到,那为什么还给自己这样一个严格的标准,甚至是近乎于苛刻的标准呢?

  嘉宾李万君:

  因为我是从事咱们高铁转向架焊接的,因为转向架它就好比是高铁的两条腿,关系到高铁运行时的速度和安全。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高铁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每小时三百多公里。

  主持人康辉:

  还在不断提速。

  嘉宾李万君:

  对。它相当于飞机起飞的速度,而且每天以这个速度不停地运行上千公里,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万公里。那么对于每一条焊缝来讲,要求是非常苛刻和严格的,绝对不能有任何瑕疵。那么在高速运行当中,哪怕掉一个小焊渣,都会给整车运行安全带来隐患。所以要求我们必须用工匠精神把手中的产品干成艺术品。

  主持人康辉:

  所以我们看到,做这些并不是为了说得到什么样的这种赞美,其实就是按照我们这个职业的要求把它一丝不苟地做好。

  嘉宾李万君:

  也是一种责任。

  主持人康辉:

  对,就是我们今天总书记讲话当中引用的那句诗,就是“不要人夸颜色好”,所以这就是一个大国工匠,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这种修养。

  谢谢李师傅,希望您在您的岗位上继续做出更多的成绩,来为我们中国高铁不断地加速。谢谢您。

  永不服输的大国工匠,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在我们身边真的有许许多多像李万君师傅这样的,默默无闻的奋斗者、幸福的创造者,默默无闻的这些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刚刚李万君师傅给我们讲的这把焊枪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了郭建宁教授提到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修身的心学到底是什么,修身修的正是这颗心,修的是价值观,修的是良知,修的是信念,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修的就是党性。

  那对于不断地锤炼党性修养,习近平总书记也有过很多重要的论述,接下来我们再来聆听一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

第二段落

  微视频二:

  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主持人康辉:

  刚刚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是2013年的6月28号,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的。在这段讲话当中,总书记也有一处用典,那就是“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那这句话典出何处,又有怎样的含义呢?我们再次请出本期的经典释义人王立群教授。

  经典释义人王立群: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这两句话出自《尚书》。这两句话的主要的意思,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来说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个律己跟待人,这个一宽一严是修身中间,非常难以做到的一件事情。

  我举一个历史故事说一下。这个故事出自《宋史·吕蒙正传》。

  吕蒙正是一个高官,在宋代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官员,他做了什么官呢?参知政事。宋代的参知政事是什么官呢?副宰相啊。第一天上朝的时候,就听见有一个官员在那儿大声地说,这小子是参政?吕蒙正听得清清楚楚。结果吕蒙正听见了权当没听见,照样若无其事地向前走。然后他同行的人很气愤,说这个人怎么能这样说话呢?就跟吕蒙正说,问问他,叫什么名字。吕蒙正说千万别问,你要问了,你就永远忘不掉这个名字了。你要不问,这件事到此结束了。吕蒙正没有问,他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这件事就过去了。

  但是这件事传得很广,很多人都惊叹吕蒙正这个人的心胸真宽广啊。所以这件小事被写到《宋史·吕蒙正传》中间去了。这是写吕蒙正宽以待人。

  吕蒙正还是一个严以律己的人,他做了参知政事以后,是副宰相,权力很大。当时有一个官员呢,想取悦于他,怎么办呢?就拿了一个铜镜,给这个吕蒙正说,说这个铜镜是个宝镜,这个镜子可以看见二百里方圆的东西,他说我想把这个东西送给您。吕蒙正说,他说我这个脸啊,比较宽,就是我这么大的脸顶多有盘子那么大,我何必要一个能看见二百里地的镜子呢?我不需要这么大的镜子,谢绝了。

  两件事,一件事是宽以待人,一件事,严以律己。这两件事在吕蒙正的一生中间都是很不起眼的事,但是都被写入到《宋史·吕蒙正传》。可见,这个“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在修身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标准。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两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应当说是修身的很高的一个境界。

  谢谢大家。

  主持人康辉:

  谢谢王立群老师。刚刚我们一起非常认真地听了王立群老师对于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话的讲解,我们对这句话的含义呢,也有了深入、准确的理解,理解准确了才能用于指导实践,如果理解上有一点偏差的话,可能反而对我们的修身有这种反面的影响。

  比如“与人不求备”,有人会说这是不是让我们做老好人?“检身若不及”,如果求全责备的话,会不会不实事求是?郭建宁教授您怎么看?我们怎么样来掌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这个度?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正像刚才主持人说的,宽以待人会不会导致不讲原则?好人主义?我觉得这应该是两个问题,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并不是说我们不要原则,甚至没有底线,我们还是要讲原则,还是要讲党性,还是要有底线。这两个方面应该在实践中把它统一起来,既从善如流、宽以待人,又讲原则、讲党性,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主持人康辉:

  对于我们的这些经史典籍当中的话,我们一定要给它赋予新时代的内涵。那关于修身,关于不断地锤炼我们的党性修养,我们怎样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呢?那接下来我们就请思想解读人郭建宁教授继续来给大家讲解。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现在我们就来讲,为什么要先修身?

  习近平总书记如何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我看过两张伙食费的收据。这两张收据分别是2014年和2015年。2014年是在河南兰考,2015年是在陕西延川,是习近平总书记及其随行人员所付的这个伙食费。里面的付款人、项目、明细、款数,写得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我觉得这就是总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一个具体的、真实的写照。

  现在我们就来讲严以律己,它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严以律己是从严治党、讲规矩、守纪律的必要条件。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而且是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这样我们就有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等等等。

  严以律己,它的关键是要立德树人。

  修身是做人的前提,立德是树人的前提,那么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我们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干部素质的首要条件。在这方面,总书记也有很多精彩的论述,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现在我们就来看其中的一段精彩论述。

第三段落

  微视频三:

  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主持人康辉:

  刚刚我们看到的这段讲话是在2013年的5月4号,那天是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的时候,他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里呢,总书记也有一处用典,八个字,“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话语出何典,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请经典释义人王立群教授为大家讲解。

  经典释义人王立群: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国语》。那么这个话,在中国历史上名气很大,它们也是成语,所以它也是经典。无非它强调的是作善很难,作恶很容易,向上很难,向下很容易。讲了这么个道理。

  由此呢,我举一个历史故事说一下。《晋书》上记载了一个人叫周处。有一次,周处就问他的老乡,说咱们这个家乡啊,连年丰收,为什么你们还愁眉苦脸的呢?他同乡就告诉他,别看我们这儿连年丰收,但是我们这儿有三害啊!山里头有老虎,水里边有蛟龙,人间还有你周处。这三害不除,天下就不会得安宁。周处一听说,好吧,我去把三害全除了。然后周处先到山里射杀了老虎,把猛虎杀了,然后再跳入水中,跟蛟龙搏斗,顺水游了几十里地,在水中整整搏斗了三天三夜,游到人们都看不见了。所以当地的人都认为周处死了,听说周处死了,敲锣打鼓放炮,高兴得不得了。三天三夜以后,周处回来了,一看到老乡们是敲锣打鼓放鞭炮,就问为什么?人家说听说你死了,所以大家高兴得敲锣打鼓放炮了。周处这才知道自己真正是三害之一。老虎我杀了,蛟龙我杀了,那么我周处也要改恶从善了。他就到西晋的都城洛阳去,见西晋最有名的两个名士,陆机、陆云。陆机、陆云是东吴人,周处的老乡,结果陆机不在家,他找到陆云。向陆云说了,他说我这老大不小了,我还能改好吗?这陆云说,你没听古人讲过吗?朝闻夕死啊。“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说你早晨听说了至理名言,晚上你就改了,那你不就弃恶从善了吗?周处从此改过自新,弃恶从善,最终成为一个忠勇可嘉的勇士。

  所以周处这个事情讲明一个道理,从善确实像登山一样比较难,那么从恶像山崩一样很容易,但是如果说你真有决心去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错误的话,那么还是能够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这个例子非常恰当地说明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但是还告诉我们,善恶,这个登跟崩也还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

  谢谢大家。

  主持人康辉:

  谢谢王立群教授的讲解。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在新时期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到严以修身?那是因为在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而我们正在向我们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地迈进。越是在这个时候,每一个共产党人越需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做到慎独慎微。今天我们在讲修身,我们知道应该修什么?为什么而修?那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就是通过什么样的一些方法能够做到严以修身。

  我们接下来继续请思想解读人郭建宁教授来为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在展开我的论述之前,我还是想与现场的观众朋友们进行一下交流,听听大家对修身有什么样的理解和看法?

  好,这位同学,有请。

  观众:

  郭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我想请问郭老师,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那么这个修身的新意有着什么样的加强呢?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古代讲的修身,它主要是从克己修身,自我修养这个说起的。但是我们今天讲的,它是更适合我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说它有了新的时代内涵,有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把修身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那么我们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有一个高标准、严要求,来严以修身,来立德树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

  思想解读人郭建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慎独慎微的相关论述,不仅是继承、运用,而且是发展、创新。我们一定要结合今天的实践,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来加以理解和把握。那么怎么做到修身?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提到,领导干部要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化为一种境界。这就对我们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一点,那就是要注重领导示范。

  第二点,注重用人导向。用了一个公道、正派的人,就能形成好风气,凝聚正能量。反之,用了一个不严不实的人,用了一个贪图私利的人,那就凉了老百姓的心,败坏了我们党的风气。

  第三点,那就是要落实制度保障。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制度规范。现在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健全那些管长远、固根本的规章制度,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实践中加以落实,久久为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打铁还得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在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的精神,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以优良的党风来凝聚党心民心,做到干部清正、政府廉洁、政治清明,迎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主持人康辉:

  谢谢今天的思想解读人、经典释义人为我们带来的生动而深入的解读。

  古人说,“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着我们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不断地迈进,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立根固本,而关键也在于严以修身。这是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个终身课题。“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引用的这两句诗,也提出了共产党人严以修身的高标准,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永远的价值追求。

  在今天这期节目的最后,让我们再一起重温那些经典的古诗文,再一次去深刻地体会严以修身的精粹。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