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红旗焦点

郭松:豪无廉耻“假药”案,究竟立案有多难?

时间:2019-08-13 19:01:09  来源:时评界评论  作者:郭松

 360se_picture (1).jpg

  近年来,媒体曝光的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事件、湖南洞庭湖违规违法建设矮围事件、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事件等热点事件,都查出了事件背后存在的责任问题、作风问题、腐败问题。有的热点事件,其中牵涉官员的人数达百人之多,有的涉嫌违法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腐败问题之严重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以药品安全为例,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相关部门领导不仅是嘴上说纸上印,而且还挂刻在墙上,然而在现实中某些执法者往往缺乏健康意识和法治意识,不能做到尊法守法,不顾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从而导致违法者肆无忌惮,让守法者寸步难行时有发生。由此可见,令人生疑的食品药品四个“最严”,难道只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纸老虎”?

  从网络截图获取来看,广东全民“打假令”96315专线开通后,首例揭阳工业氧冒充医用氧制假售假事件,7月1日再次受理持续引发关注。此前本应立案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竟让多个执法部门束手无策,再次上演了群众举报媒体曝光,而如今7年之久仍然处在调查核查旋窝之中。可见,光天化日之下“制假售假”,罪行令人发指。但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什么制假者可以有恃无恐真是令人噤若寒蝉?

  从之前报道,公众对此“监管力度”就早有耳闻。事后公众维权一波三折,生产、销售方糊弄装无辜,特别当地职能部门不作为让人感喟,几乎等于放任无监管,出现再离谱的作假作恶也都不奇怪了。药品安全监管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那么,对《药品管理法》的认识和落实执行,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持措施不软劲头不松,要不断提升治理力度,既问责不法的生产经营者、又问责“不抓老鼠的猫”。

  

360se_picture.jpg

  说得不客气些,有些事情之所以非要等着媒体去调查和曝光,不是相关地方和部门不想知道“梨子的味道”,而是有可能“梨子”太多,挨个尝,未免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可能相关人等早就知道哪个“梨子”是坏的,根本不必尝,私下已经跟“梨商”达成了默契,要为其“遮风挡雨”,还得假装淡定、告诉别人“这梨子是甜的”,这无疑影响了调查的公信力。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清楚更没有决策权”。决策权是一种重要的公权力,决策过程必须严谨细致、始终坚持民主科学原则,让监管的决策经得起历史与民意的考量。堡垒当然可以从内部打破和瓦解,但这并不意味着外部监管就可以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否则,依法治国终将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从目前披露的材料看,相关的事实被一一厘清、去伪存真只有这样,最后调查得出来的结论才会有信服力,才能禁得起公众的围观和审视。当下,对媒体曝光的热点事件,人们既关注事件本身,又关注事件背后是否存在官员腐败的问题。从现实的情况看,人们关注热点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并非没有道理。纪检监察机关既不能座堂问案也不能对痛点难点热点事件熟视无睹,对背后立不立案和腐败问题监督再监督并非没有必要。

  公众期待,不管是处在调查核查还是已经立案。总而言之,只要有用实际行动查明真相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让制假售假落幕揭开背后的黑幕。真正将药品“四个最严”落到实处,清除这一事件在人们心头笼罩的阴霾,恢复天朗气清的社会生态,除了必须高擎正义利剑彻查制假事件真相外,纪检监察机关更应该再次提前介入不能坐视不管,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四个“最严”成为天下的笑柄!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图文推荐

热评排行

点击排行